已。
特别是家中贫困的书生,这一份笔墨纸砚少说也要好几两银子,足以减轻他们一段时间的生活压力了!
一时间,乔家在县城中名声大涨。
“早就听说乔老爷是咱们县城中难得的良商,今日一见,当真名不虚传。”
“我就说俞兄那般学识,那般高义,怎会心甘情愿入赘商户,若是乔老爷这般的岳丈,到也不奇怪了。”
“听说那乔家哥儿才貌无双,俞兄其实早已倾心对方,只不过当初乔家哥儿已经定亲,俞兄也只能遗憾神伤,结果谁知后来峰回路转,乔家哥儿被退亲,俞兄这才有机会英雄救美提亲……”
“原来如此!我听说乔家哥儿落水伤了身体,以后恐怕子嗣艰难,俞兄竟也不介意,此情此义,俞兄当我辈第一。”
“乔家也不错,这等良善商户,也是少见了……”
这些流言中,有部分自然是乔家放出去的。
毕竟俞州以后还要走仕途,若背上个为贪财好利,不惜入赘商户的坏名声,并不是好事,包装洗白一下很有必要。
不过其中也有很多流言,是县城读书人们的真实想法。
乔家做的善事有目共睹,俞州若非真心钟情于乔家哥儿,又怎会愿意给一个不能生的哥儿当赘婿呢?
大家自己做不到那么磊落正直,情深似海,但并不妨碍大家从心底里佩服这种人。
总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