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句诗打底,接下来,当有人聊起时局,谈及久无战报的西北战事时,沈青凰的开口,便不再显得突兀。
\n
一位武将之女忧心忡忡道:“也不知前线战况如何了,朝廷已经月余没有发布捷报,只怕是战事胶着,不容乐观。”
\n
另一位贵女也附和道:“是啊,我听我父亲说,朝中主战主和,争论不休。北狄人凶悍,此次又是有备而来,咱们大夏的胜算,恐怕不高。”
\n
这些都是京中流传的普遍论调。
\n
安宁公主皱了皱眉,显然对这种丧气话不甚满意。
\n
此时,沈青凰淡淡地开口。
\n
“战事胶着,未必是坏事。月余没有捷报,也未必就是败仗。”
\n
她的声音不大,却成功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n
“哦?世子妃有何高见?”安宁公主饶有兴味地看向她。
\n
沈青凰放下茶杯,不疾不徐地说道:“西北地势,广袤而荒凉,利于骑兵奔袭,而不利于步兵固守。北狄人长于此道,我大夏的将士,若与他们硬碰硬,短兵相接,并非上策。”
\n
这些,都是裴晏清在书房中,为她解释的。
\n
她顿了顿,继续道:“依青凰愚见,我朝主帅迟迟不与敌军主力决战,反而在边境线上与其周旋,看似胶着,实则是在行拖字诀。北狄乃游牧之族,不善耕种,粮草补给全靠劫掠与后方运输。如今已入深秋,西北即将迎来大雪。只要我军坚壁清野,不断骚扰其补给线,待到大雪封山,北狄大军粮草断绝,不战自溃。届时,方是我朝大军出击,一举收复失地的最佳时机。”
\n
她的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将复杂的战局分析得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n
在场的一众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