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赵书记说,这个项目风险很大。我承认,任何工程都有风险。”
曲元明坦然。
“所以,我们做了第二份材料。”
他翻开另一个文件夹,里面是李哲整理出来的厚达五十多页的《沿溪河清淤工程项目可行性暨风险评估报告》。
“这里面,我们把所有能想到的风险都列了出来。资金风险、施工风险、环境影响风险,甚至包括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村民矛盾,一共三大类,二十七个小项。”
孙萍有些讶异地抬起头。
她见过太多报上来的项目方案,大多是画一个大饼,讲一堆好处,对于风险,往往一笔带过,或者干脆避而不谈。
像曲元明这样,把丑话说在前面。
主动把所有风险点都摆上台面的,她还是第一次见。
“曲乡长,你这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她忍不住问了一句。
曲元明笑了笑。
“孙书记,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们不仅列出了风险,更重要的是,针对每一个风险点,我们都制定了相应的规避和解决方案。”
他翻到报告的后半部分。
“比如资金风险。赵书记担心步子太大,县财政和乡财政都紧张。所以我们设计了三套方案。方案a,只做重点河段清淤,预算30万,乡财政可以独立承担,但效果有限。方案b,全段清淤,但只做基础工程,预算80万,需要向县里申请一部分。方案c,也就是我们最推荐的方案,在方案b的基础上,增加两岸生态护坡和简易堤坝加固,预算120万。”
“您可能会问,钱从哪来?报告里有详细的测算。清淤挖出来的河沙,经过筛选,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我们测算过,光是出售河沙的收入,就能覆盖掉总工程款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剩下的缺口,我们再去跟县里要补贴,压力就小很多了。而且,我也跟县水利局的领导沟通过了,他们对这个以沙养河的模式很感兴趣,表示只要我们的方案做得扎实,他们愿意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倾斜。”
孙萍一页一页翻看着。
预算精确到每一车沙土的运输成本,工人的伙食标准。
这哪里是一份项目报告?
这简直就是一份可以直接付诸实施的行动手册!
她抬起头。
“曲乡长,你刚才说,你跟县水利局沟通过了?”
曲元明点点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