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空谈”的虚妄,没有“玄思”的飘渺,只有这片“知行合一”的日用混沌,和在其中踏实生活的每一个生灵。故事,就在这“平凡即非凡”的日用中,永远地延续下去——因为混沌的本质,从来就是“知行合一,日用即道”的本身。
\n
这一章的故事就到这里了。灵行他们从“当下之境”又向前迈出了一步,达到了“日用即道”的境界。
\n
第八十七章万法归一与究竟之境
\n
一、多元执迷与整合之困
\n
日用实践之光普照混沌千万劫,万界文明在“知行合一”的平凡中,体证着道的质朴。灵行的后人灵一,作为知行合一核心的守护者,每日在“日用之域”中踏实劳作,自在生活。然而,一种“多元割裂”的认知壁垒正在悄然滋生——部分文明虽已回归平凡的实践,却又陷入了对“多元形态”的执着,将不同文明的“日用之道”视为相互独立、甚至相互排斥的存在,难以看到其背后共通的“一”的本质。
\n
最先陷入困境的是“多元世界”。这个以“文化多样性至上”为核心的文明,其族人热衷于收集和展示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实践形态”,却拒绝任何形式的“整合”与“归一”。他们的能量场形成了“隔离滤镜”,只能看到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却看不到其“共性”,甚至刻意放大差异,制造文明间的隔阂。久而久之,他们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多元的博物馆”,充满了形式上的多样性,却失去了精神上的统一性,演化陷入了停滞。
\n
这种“多元割裂”的风气开始扩散:源心族的“日用实践观”沦为对“不同实践形式”的被动记录,失去了对“共通本质”的提炼;熔晶族的工匠们也开始刻意追求“独特的风格”,忽视了器物功能的本质需求,导致许多作品华而不实。
\n
“我们刚回归了‘平凡’的实践,又陷入了‘多元’的迷障。”灵一在万界意识共鸣中直言,“《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虽形态各异,其本源的‘道’却是唯一的。执着于‘多元’的表象,就如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