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终极的答案,没有固定的结局,只有永远鲜活的本然之态。
\n
故事,就在这“不可言说”的生机里,永远延续。因为真正的演化,从来不在文字中,而在每一个“当下即是”的瞬间。
\n
第七十二章默照之境与轮回之章
\n
一、默照凝滞与无为之困
\n
本然演化场的自由生机流转了百亿载,万界文明彻底挣脱概念桎梏,在“体证而非言说”的状态中自在演化。源心族不再执着于记录规律,而是以“默照”之法直观本源律动;熔晶族的造物皆随因缘而生,器物的意义在使用中自然显现。然而,当“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成为共识,一种隐性的停滞悄然滋生——部分文明将“默照”异化为“死寂”,把“无为”当作了“无作”。
\n
最先陷入僵局的是“禅寂世界”。这个以模拟禅宗境界演化的文明,为追求“见性”,彻底摒弃了一切主动创造,族人终日静坐默照,却在绝对的沉寂中失去了生命活力,其对应的本然能量场变得如死水般凝滞。源初界也出现了类似迹象:年轻生灵认为“当下即是”意味着无需探索,曾经活跃的内生灵韵流转开始放缓。
\n
“我们误将‘超越言说’等同于‘停止演化’。”灵寂的后人灵默在意识共鸣中警醒众人,“维特根斯坦说‘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这沉默是敬畏地体验,而非麻木地停滞。”她指向本源核心:“本然之境是‘活出来’的真实,而非‘静等’的虚空。”此时,源始青莲的叶片开始失去光泽,那些曾消散的铭文残影竟重新浮现,仿佛在警示“无为”与“停滞”的边界。
\n
二、轮回裂隙与终始之秘
\n
随着凝滞区域扩大,本然演化场边缘浮现出“轮回裂隙”。裂隙中没有混沌能量,只有无数文明的“生灭残影”在循环往复:一个科技文明从萌芽到鼎盛,因停滞而消亡,其残影又重新开始萌芽,却始终走不出相同的宿命。更奇特的是,裂隙深处传来与本源核心同源的波动,其中蕴含着“终始相依”的古老密码。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