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原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这会儿见士兵们揣着红薯,笑嘻嘻地跟城门官唠嗑,竟也敢探出头,远远地看。
\n
走到州桥时,远远就看见一群官员站在桥头,为首的是宰相范质和枢密使王溥,穿着朝服,脸色绷得紧紧的——显然是刚从宫里出来,等着拦老赵。
\n
韩通立马握紧了手里的剑,小声说:“点检,范质认死理,怕是要跟您辩‘君臣之礼’。”
\n
“辩就辩。”老赵摸了摸怀里的黄袍,从老李的红薯筐里摸出两块最大的烤红薯,拎在手里,慢悠悠往桥头走。
\n
范质见老赵过来,立马迎上去,刚想开口说“契丹犯境,点检当速北上”,就见老赵递过来块烤红薯:“范宰相,一路过来累了吧?先尝尝陈桥驿的红薯,甜。”
\n
范质愣了——他备好的一肚子“君臣大义”,竟被这块热乎红薯堵在了喉咙里。王溥在旁边扯了扯他的袖子,小声说:“先接了吧,没见韩通都跟着吃红薯了?”
\n
范质只好接过红薯,指尖触到滚烫的薯皮,赶紧又递还给身后的小吏,板着脸说:“点检,太后在宫里等着您回话,契丹人已至邢州,您不领兵北上,反倒带大军回汴梁,是何道理?”
\n
“道理?”老赵咬了口红薯,指了指怀里的黄袍布包,“范宰相,您猜猜这里面是什么?”
\n
没等范质回答,老赵已经解开布包,明黄色的黄袍露出来,在州桥的光线下晃得人眼晕。他拎起黄袍内侧,指着那“点检作天子”四个字:“这是雷劈出来的天意,您要是不信,摸摸这线迹,还带着潮乎气。”
\n
范质和王溥都凑过去看,脸色瞬间变了——朱砂染的线,歪歪扭扭的字,确实不像是人为绣的。周围的官员也都围过来看,交头接耳,没人再提“北上抗辽”的事。
\n
“天意难违啊。”王溥最先反应过来,捧着手里的红薯,突然对着老赵跪了下来,“臣王溥,恭请点检登基为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