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心里装着千言万语,却对着手机屏幕删了又改,最后发了一句“没事”;或者走在街头,看到一个像极了某个人的背影,心跳漏了半拍,想追上去又不敢,看着背影消失在人群里——那种“说不出口,又忘不掉”的滋味,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心上,不疼却痒,好久都散不去。
\n
一千多年前,有个叫李商隐的诗人,把这种“说不出的滋味”写成了诗。他的诗不取名,就叫《无题》,像一封没写收件人的信,里面藏着他的爱情、遗憾,还有对人生的迷茫。
\n
比如“相见时难别亦难”,短短七个字,道尽了多少人“想见不敢见,想忘忘不掉”的苦;还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明明在说爱情,却又像在问“人生到底是真的还是梦的”。
\n
今天就拆开李商隐的“无题密码”,看看这个一辈子活得拧巴又深情的诗人,是怎么把爱与痛,写成了让后人读一次就心软一次的句子。
\n
先说说:为啥李商隐的诗,总藏着“说不出的话”?
\n
要懂他的《无题》,得先懂他这个人——李商隐这辈子,就没“顺”过,尤其是爱情和仕途,俩字就能概括:纠结。
\n
他出身不算差,父亲早死,家里穷得叮当响。十几岁就跟着堂叔读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背书,晚上借着月光抄书,就盼着能考中进士,让家里好过点。可偏偏,他卷进了唐朝最麻烦的“牛李党争”——牛僧孺和李德裕两派,跟仇人似的,你捧的人我就踩,我重用的人你就打压。
\n
李商隐呢?他先跟着“李党”的令狐楚学写文章,令狐楚特别喜欢他,把他当亲儿子待;后来他又娶了“牛党”王茂元的女儿。这一下,两边都不待见他了:李党说他“忘恩负义”,牛党说他“投机取巧”。
\n
结果就是,他考了四次才中进士,当了官也总被排挤,不是被贬到偏远地方,就是做个没实权的小官,一辈子都在“两头不讨好”的夹缝里活着。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