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闻太白兄诗名,今日得见,幸甚。元丹丘还说,你定要带着酒来,果然没说错。”观里的庭院很静,只有香炉里的檀香慢悠悠飘着,石板路上落了层松影。两人坐在廊下,书童给他们倒上酒,李白刚喝一口,就忍不住说:“公主在此修道,倒比长安自在多了。”
\n
“自在与否,不在地方,在心里。”玉真公主端着酒杯,轻轻晃了晃,“长安的宫墙再高,也锁不住想飞的心;终南的山再深,也藏不住想醒的人。太白兄在长安不得志,不也一样?”
\n
李白愣了——这还是头一个没夸他诗好,却先戳中他心思的人。他放下酒杯,从怀里掏出纸笔,借着廊下的光,提笔就写:
\n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n
笔走龙蛇,没一会儿就写好了。
\n
玉真公主接过来看,笑着说:“太白兄这是把我写成仙人了?”李白挠了挠头:“在下心目里,公主本就该是这样——能驾着双龙上太华山,能敲着天鼓唤晨光,比那些宫里的胭脂水粉,好看多了。”
\n
那天的酒喝到日落,李白话多,从蜀地的峨眉山,说到长安的酒肆,再说到自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子;玉真公主话少,却听得认真,偶尔插一两句,总能说到李白心坎里。临走的时候,玉真公主送了他一把琴,是桐木做的,琴身上刻着“云心”两个字:“太白兄若想我了,就弹弹这琴,山里的风,会把琴声带给我的。”
\n
李白抱着琴,骑在马上,回头看灵都观的影子越来越小,忽然觉得这“赐金放还”也不算坏——至少,他遇到了个能懂他的人。
\n
后来有人说,李白和玉真公主在华清池的月下见过面。那天的月亮特别圆,洒在池子里,像铺了层碎银子。玉真公主穿着白道袍,站在池边,风一吹,道袍飘起来,像要飞。李白拿着酒壶,坐在石头上,看着她的影子,猛然就念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
\n
这话是真是假,没人说得清。但李白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