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
“贤弟,书院的确向朝廷举荐了我,理由便是四岁让梨之事。为兄惭愧,若非你指点,为兄家里兄弟七人,还真不知如何脱颖而出,请贤弟受我一拜。”
\n
孔宁远刚想下拜,就被连山信扶住了,而且连山信一脸迷茫:“孔大哥,你在说什么?我完全听不懂啊。”
\n
孔宁远怔了片刻后,哈哈大笑起来:“贤弟,你真是贤才啊。你放心,你对为兄的帮助,为兄都记在心里,日后定有回报。书院内部,派系复杂,但为兄已有安排。你入书院后,为兄的人脉都会介绍给你,切勿推辞。我还要在书院待半年,半年后才会去朝廷赴任。这半年内,为兄一定助你在书院内站稳脚跟。”
\n
“如此,小弟却之不恭了。”
\n
两人对视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
\n
py交易达成。
\n
科举是很难的,尤其在大禹朝廷如此强悍,科举录取率又特别低的情况下,考公的难度比前世更大。
\n
除非是真正的天骄,否则有办法被举荐的人一定走举荐途径。
\n
孔家是世家,孔家弟子自然有被举荐的资格。只是孔宁远这一辈兄弟七人,他排老六。再是世家,也不能七个都走举荐通道,只有最贤的人才行。
\n
那谁最贤呢?
\n
四岁就让梨的孔宁远最贤。
\n
四岁的孔宁远懂不懂让梨呢?
\n
他懂个屁。
\n
他又不是连山信这样两世为人生有宿慧,四岁的时候还在玩泥巴呢。
\n
但是连山信懂。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