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北本来是图个热闹来的,随口一说:“干脆逛逛中学吧。”
“那不如这样,鲁中怎么样?”
“鲁中?”王小北一时没反应过来。
“哎呀,就是早先的南师附中,在咱这儿可是数得上的重点高中。”
这话一出,王小北恍然大悟。
也是,改名换姓的事儿常有。
他爽快答应:“行,就去鲁中看看。但不用麻烦你们了,我自己溜达过去就成。”
要是让人家安排,还得耗时间等。
对方想了想,最终还是点头。
王小北随即打了个招呼,转身离开。
迈出门外,看了一下,比起喧嚣的北平,这里确实清静许多。
虽说烦心事儿也不少,但总归是好了些。
毕竟大半的人这会儿都去取经、交流经验了。
走在街口宽敞的大路上,目光所及,无论是墙头、电线杆,处处可见标语横幅。
火车站不比后来建在玄武湖畔的,它紧挨着江边,最初是为了便利河运而设。
溜达了一会儿,他找到停车的地方,推车准备上路。
路上简单问了问,得知夫子庙离这里还有十几公里的路程。
想想实在偏远,最终放弃了前往,免得自寻烦恼。
如同北平,此时的城市也没有摩天大楼的林立景象,多数仍是民国时期的建筑遗留。
但与北平满目四合院不同,这里的建筑风格更加多样,古色古香与西式洋楼交相辉映,别有一番风味。
蹬着自行车拐进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王小北望着满眼的“东风”“红星”招牌。
不由得啧声连连,径直往一家门面挺大的铺子去了。
这家店面敞亮,红日餐馆。
早年名号已经无从考证。
到了这儿,怎能错过招牌菜桂花鸭?
是这儿的地道风味。
推门而入,里头同样是满墙的口号标语。
店员们瞅见他这身行头,不禁一哆嗦,连忙小跑过来,用一口地道的本地腔打着招呼:“为……服务,同志,您是来吃饭的吧?”
王小北随口应了,环视一圈后,淡淡地说了句:“是的。”
随即抬头望向墙上木牌列出的菜品,问了句:“荤菜都得凭票吗?”
虽说在北平里,眼下荤菜大都不用票了。
但听外头来的学生讲,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