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洵。
\n
朱常洵听完,气得浑身发抖。交出三万亩良田和一百万两白银,这相当于断了他的半条命!可他知道,他没有别的选择。要是不答应,就会被软禁在京城,一辈子没有自由;要是答应了,至少还能回洛阳当他的福王。
\n
“好,朕……臣答应!”朱常洵咬着牙说道,把“朕”字又改成了“臣”。
\n
王承恩满意地点了点头:“王爷明智。陛下说了,只要王爷交出良田和白银,就既往不咎,明天就派人送王爷和世子回洛阳。”
\n
朱常洵没有说话,只是狠狠地瞪着王承恩,眼神里满是不甘和愤怒。可他知道,他斗不过崇祯,只能认栽。
\n
第二天,朱常洵被迫签下文书,交出三万亩良田和一百万两白银。崇祯皇帝派人把他和朱由崧送回了洛阳,同时下旨,将福王交出的良田分给河南百姓,白银充入国库。
\n
河南的百姓得知消息后,无不欢呼雀跃,纷纷称颂崇祯皇帝是“圣明之君”。而杨鹤、朱之冯、吴尔成被斩立决,首级传示河南各府县,吓得河南的官员再也不敢和藩王勾结。
\n
其他藩王得知福王的下场后,也都人心惶惶,赶紧主动交出一部分良田和财产,以示忠心。崇祯皇帝趁机下旨,整顿藩王封地,要求藩王们按亩缴纳赋税,不得欺压百姓。虽然没有彻底解决藩王问题,但也缓解了国库的压力,安抚了百姓。
\n
处理完福王的事,崇祯皇帝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坐在文华殿的书案后,拿起袁崇焕送来的捷报——皇太极撤退后,袁崇焕趁机整顿辽东防务,修筑锦州、宁远的城池,训练兵马,还从山东、河北招募了两万流民,充实辽东兵力。辽东的局势,越来越稳定了。
\n
“陛下,西北急报!”小太监急匆匆地跑进来,打断了崇祯的思绪,“陕西巡抚胡廷宴派人送来急报,说陕西延安府发生大旱,颗粒无收,百姓们吃树皮、挖草根,已经有流民开始聚集闹事了!”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