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那件单薄的白色衬衣。这是去年何大清带他在老字號裁缝铺量身定製的衣裳。
早年失恃,家中无人打理缝补之事。所幸何大清在灶上做事,每年尚能给兄妹俩添新衣裳。这在儿女成群的年景里实属不易——多少人家都是老大穿罢老二接著穿。
初学武艺的何雨柱还扛不住冷,盘算著领了工钱要给妹子置办厚衣裳。可想到要攒钱买自行车,加上习武的庞大销,他不由得发愁:钱根本不够使!
回到四合院,他照例把饭盒送到贾家。这是易中海的吩咐。
“柱子,一块儿吃点?“贾张氏捧著饭盒,堆著諂笑。她琢磨著要是能同桌吃饭,兴许能多沾些荤腥。
“不必,吃不惯。“何雨柱头也不回地走了。
贾张氏冲他背影啐了一口,扭头招呼儿子:“东旭,开饭了。“说来稀奇,自从吃了傻柱捎来的红烧排骨,臥病多时的贾东旭气色竟渐渐好转。贾家本不宽裕,早年守寡的境遇让荤腥成了稀罕物。
贾张氏生性惫懒,即便是拉扯贾东旭时也常常偷閒,指望她攒下家底简直是痴人说梦。
因此,全家的嚼用全靠贾东旭当学徒时那点微薄薪水,饭食自然简陋得很。
既无荤腥,又缺营养。常人长此以往,身子骨肯定垮掉,何况本就孱弱的贾东旭。
听了贾张氏的话,贾东旭吃力地从床上撑起身子,在她搀扶下挪到饭桌前。
望著桌上的饭盒,贾东旭眼中闪过微光:“妈,方才柱子来送饭盒了吧?这回多亏他,要不我怕是连炕都下不来。“
“甭提那傻柱,小气得很!“贾张氏撇嘴道,“一盒菜装这么多好料,他从前天天往回带两盒呢!“
“何家就兄妹二人,哪吃得了这许多好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