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不仅如此,这位年轻人还一举联络了式微已久的“荒夷”,“禺羌”,“弱旦”,“句楼”等诸多蛮族势力,踏破玉门、剑指京师的意图暴露无遗。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群情激奋,不管文臣武将纷纷上书进言,请求尽快派出一支堂堂之军,直捣黄龙,速速诛灭此獠,决不能让此子成了气候。
众人皆是心惊,因为据传闻,那合纵连横的“天可汗”,不仅手腕了得,更是有当年大玄开国皇帝“武神圣君”的风采,决不能让此子成长起来!
再加上,边关连年告急,大大小小摩擦一年能有上百场;戍边的将士神经都绷到了极点,边境一有风吹草动便立刻上书,军报雪花似的飞到京城,更是犹如火上浇油一般,令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但虽说蓄积了这么多压力,火山却迟迟没有爆发,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着一个人的表态,因为在这方面,如今只有他才最具有话语权。
无数双眼睛都在死死盯着赵柱国,但赵柱国却迟迟没有发声。
眼见着,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始终不曾到来,人们不满的情绪也是逐渐表露了出来,有关赵氏的各种流言蜚语也渐渐盛行;后来不知在何人指示之下,弹劾赵夔胤的文书短时间内突然激增,一时间声讨赵夔胤的行为成了主流,什么“养寇自重”“名不副实”“畏首缩尾”,一时间各种诋毁谩骂污蔑猜忌铺天盖地而来,人们压抑已久的不满彻底被摆到了桌面上,声喧尘上。
面对此情此景,一直相当看重赵夔胤的圣君也是终于扛不住压力,在一次朝会上冷不丁要赵夔胤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表态,也算是给大家有一个交代。
谁料到,赵夔胤这厮竟是完全无视圣君的一片苦衷,当着在场所有大臣的面,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此刻出兵,必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