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收礼,二不讲情,三不吃请,让所有想走他门路的人都无路可走。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何家人,还是没了一开始的初心。
事情便出在何少爷身上。
何夫人多年来只生下何少爷一个,夫妻俩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希望他以后能有所出息,像曹知府一样,高中状元后回来兴建家乡。
然而事与愿违,何少爷是个天生不爱读书的料,不管请了几个先生,他都还是学不进去。
慢慢地,何县令夫妇放弃了让他走仕途的想法,开始谋划着让他学起了别的,何县令想让他学门手艺,以后不至于饿死。
手艺活都是要吃苦头的,何夫人心疼儿子,觉得没必要这么劳累,只要他们夫妻多给儿子积攒些钱财,购置些田地,以后做个小地主,靠着收租也能过活。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何夫人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鸡蛋有了缝,苍蝇也就闻着味儿来了,从几十文钱到一支金钗,一块玉佩,一幅名画,何夫人的胃口越来越大,等被何县令发现时,她已经收了人家几千两银子。
何县令让她退回去,她不愿意,反怪起何县令没本事,要是他俸禄多一点,她又何必动这种歪心思。
何县令说不过妻子,只说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可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也就顺理成章了。
就这样,何县令给人开了走后门的口子,那之后,各种奇珍异宝都纷沓而来,何县令慢慢也成了个贪官,私自盗售官盐。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