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靠双手获得财富,只有这样,人人有未来,他们其中的佼佼者才能挥发出最大的个人能力!”
“无论是工匠,绣女那都是大唐的人才,草原和南诏,甚至以后更大的疆土需要他们去改变。”
“而只有形成产业链,才能培养更多的工匠,绣女。”
“如果他们干了也是白干,都是服徭役,那谁还会前仆后继?”
李凡的一番话接连输出,让前来的大臣们个个都说不出话来,整个御书房安静至极。
新颖的理念,让这帮生来传统的大臣们,犹如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但他们都是聪明人,能懂李凡话里的意思。
就算再保守,可李凡确实干成了啊,大唐信用已经一呼百应,工钱给足,带动消费,而后是制造,从而人人有钱赚。
地方上或许需要时间,但长安确实已经完成了新秩序的构建。
良久。
颜真卿苦笑,或许真的是自已太小心了,太短浅了。
“陛下深谋远虑,智慧如渊,老臣自愧不如啊。”
“或许这真的是大唐的重生!”
“当载入史册,享誉千年!”
“陛下英明,我等受教!”其余大臣纷纷弯腰拱手,声音隆隆,充满佩服,不再谈及国库支出太大的事。
李凡在这一刻很明显感觉到了颜真卿等老臣们的悲伤,就好像是两个时代的跨度一般,他们会觉得自已老了。
以前那一套,已经不适用大唐,或者说不再被李凡采纳了。
李凡随即走出,来到颜真卿等人面前。
礼贤下士道:“诸位,虽然这件事上朕的步伐很大,不过大唐国体仍然需要各位坐镇。”
“堆积如山的政务问题,仍然需要诸位爱卿替朕掌控。”
“至于国库上的事,诸位就放心吧,朕这些年干的事,难道还不足以让诸位放心么?”
闻,大臣们感动,感动中又带着一丝惭愧。
为今日前来的不信任而惭愧。
纷纷跪地,高呼:“是!”
“我等当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陛下英明,高瞻远瞩,非我等能及,从此以后我等定然不再阻扰陛下决断!”
“哈哈哈!”李凡仰天大笑。
“不不不,那不成,还是需要不同声音的,朕还是那句话,进谏无罪。”
“否则传出去,史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