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避免接触实体工地”。他没说话,只是把设备收好,拉上外套拉链。
\n
对方冷笑了一声,“你不回应,是觉得我不敢动手?还是觉得监控拍下来就有用?”
\n
“我不是来谈判的。”陈帆终于开口,声音不高,“我是来开工的。”
\n
“开工?”男子嗤笑,“你知道这块地之前为什么没人敢动?不是价高,是水太深。你以为你是凭本事拿下的?上面有人压着不批,下面有人等着看你怎么塌。”
\n
陈帆转过身,直视对方。那人约莫五十岁上下,脸型瘦长,眼神沉稳,嘴角始终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意。他不像现场监工,也不像投资代表,倒像是常年游走于审批与施工之间的中间人,熟悉每一个可以卡住进度的节点。
\n
“你说得对。”陈帆说,“这块地确实水深。所以我在系统里加了三十七个风险变量,包括政策变动、资金链断裂、供应链中断、施工事故,还有——”他顿了顿,“人为破坏。”
\n
男子眯起眼,“你还真当那些模型能防得住铁锹?”
\n
“模型不能。”陈帆平静地说,“但它能提前四十八小时预测异常人员聚集,能通过用电量判断夜间机械调度规模,能分析周边加油站柴油采购记录,判断是否有大型设备即将进场作业。它还能标记出过去五年参与过类似‘清场行动’的工程车队车牌号。”
\n
男子沉默了一瞬,随即笑了,“那你现在查到了什么?”
\n
“还没查。”陈帆说,“但我已经把建材供应商黑名单同步给了安保组,所有出入口加装了临时摄像头,红外巡检和无人机双轨运行,每两小时更新一次边界状态。另外,我在系统里新建了一个标签:‘物理干预预警’。”
\n
“有意思。”男子低声道,“你以为你在建项目,其实你是在给自己搭舞台。等哪天台塌了,观众早就散了。”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