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只剩不到两个小时。~看+书?君\`更?新,最`全?
办公室门一关,蔚汐几乎是跌坐在椅子上。
她缓了几秒才打开电脑,将上午实地获取的最新情况快速整理,更新进汇报材料里。
中心大楼的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凝重。
关于海城市道路更新改造的方案协调会在这里进行,现场来了不少发改、交通厅、住建厅以及相关单位的负责人。
周聿深坐在主位,神情冷峻,听着各方的汇报和讨论。
他偶尔会插话询问几个关键问题,语气平稳却自带威压,牢牢掌控着会议的节奏和方向。
轮到住建厅发时,陆振江先做了概括性陈述,随后才看向身旁的蔚汐:“关于施工期间社会影响评估的细节,尤其是一些重点敏感区域的情况,请蔚汐同志做详细补充。”
蔚汐站起身,条理清晰地把几个重点区域的问题讲了。
最后,她话锋微转,提到了临街商户的情况。
“基于上午的实地调研,施工对沿线小商户的影响确实比较大,特别是那些依赖临街客流的老店。”
“如果围挡设立能在进度允许的范围内,哪怕稍微灵活地调整三五天,允许他们完成库存清理的过渡安排,或许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有利于体现我们政策执行中的温度,后续商户的配合度也会更高。”
会场出现短暂沉默。
几位来自海城的相关负责人也微微点头,显然他们也在承受着基层压力。
周聿深的目光终于落在蔚汐身上,眸光深邃。
他身体微微前倾,缓缓开口:“蔚科长的调研很细致,提出的问题也很现实,但是——”
蔚汐的心莫名悬了起来,等待他的下文。
果不其然……
他看向发改和交通厅的负责人,“蔚科长提出的这些优化建议,具体需要增加多少工期?配套的帮扶措施,执行层面的物力财力能否跟上?能不能确保方案优化后,不会再衍生出新的、更复杂的问题?”
他没有直接否定蔚汐的建议,而是精准地将难题抛回了操作层面,暗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周聿深讲话时带着一种居于高位的全局视角:
“这个项目是纳入全省年度重点基础设施清单的,工期和预算的必要性摆在第一位,任何环节的延迟都会产生连锁反应,增加不可控的成本。”
“商户的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