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众人闻言,都不由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n
林平安解释道:“朝廷可组织引导灾民,充分利用秋末冬初尚未完全上冻的短暂时间,以及家中、窑洞等一切可利用的室内或半室内空间,尝试种植一些生长周期极短的芽苗菜,例如豆芽!”
\n
“豆芽?”房玄龄若有所思,“《神农本草经》确有记载,黄豆或绿豆发芽可食,此法倒是不受季节所限!”
\n
“房相明鉴!”林平安点头道:“发豆芽无需田地,只需木桶瓦罐,避光浇水,七八日便可收获!”
\n
“虽不能饱腹,但能提供些许新鲜菜蔬,补充体力,更重要的是能让灾民有事可做,看到一线生机,有助于安定人心!”
\n
“朝廷可派员简单教导此法,所费无几,却或有奇效!”
\n
(唉,要是能有玻璃大棚就好了……可惜时间太赶,豆芽就豆芽吧,聊胜于无,总比干等着强!)
\n
李世民点头道:“嗯,豆芽虽小,亦是生机,此议务实,可速办!”
\n
众人也不禁微微点头,虽然他们觉得,林平安的想法天马行空,但确实能在现有条件下找到一些可行的缝隙。
\n
林平安继续说道:“其三!就是之前赵国公所说的以工代赈,但不能仅限于修水利城墙!”
\n
以工代赈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千万不要小瞧老祖宗的智慧。
\n
战国时期,魏国政治家李悝在推行“平籴法”时,就曾通过组织民众兴修水利、整治农田等工程。
\n
既改善了生产条件,又为受灾或贫困民众提供了收入来源,可视为早期以工代赈的雏形。
\n
“哦?以何代之?”长孙无忌好奇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