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想办法应付组织审查。
也就没时间干涉第一机械厂的事情了。
“苏老师,大电机的生产技术,是不是可以不给一重那边了?”
李东升在后面问着。
这技术虽然是苏浩提供的,但他们二人也着实在上面下了不少的功夫。李东升可不想让别人和他共享技术成果。
“还是要给的。”
苏浩开着车,晃动着身子,声音悠远,“毕副部长说得还是有道理的。不但要给一重,还要向种花家的电机生产企业公开!
还要办一个学习班,手把手地教!”
“为什么?”
听了苏浩这话,杨光林和李东升一起皱眉,很是不情愿。
大电机技术在手,他杨光林这个厂长当得就硬气;他李东升就是种花家电机界的大拿!
到一机部当总工,都说不准!
公开了,还手把手地教别人?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道理苏浩难道不懂?
“电机,是工业的心脏。”
苏浩的声音悠悠,“没有动力,什么事情都干不出。我们的飞机、轮船、军舰、坦克……都永远会落后于别人!
你们乐意看着这现象一直存在?”
“这……”
二人还是犹豫,“我们第一机械厂可以生产,供应全国啊!”
“种花家百废待兴,第一机械厂就算是浑身是铁,又能碾几根钉?不要小气,要有大局观。
多会儿大电机烂大街了,我种花家的工业实力也就上去了。
再说了,你们想封锁技术,封得住吗?”
他们不知道,苏浩可是知道,再过两年,种花家的电机技术将迎来一个大突破。到时候,你再公开相关技术,反倒是被动。
不过这话,苏浩不能说。
“那你说的那种用稀土炼出来的‘特种钢材’呢?”
二人又是问道。
“那个得保密!”
苏浩毫不犹豫地回答。
对此,他早有打算。
稀土材料,现在国外的研究,特别是脚盆鸡的研究已经远超种花家。
按照前世记忆,种花家1961年才开始提出稀土研究项目,到了1975年,才有所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种花家大量的稀土原矿,都被买走了。
所剩已知矿藏的40%都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