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有云:“利令智昏,欲壑难填”,这人性深处的贪婪本性,犹如无底深渊,令人不寒而栗。
道家先贤深谙此理,故将”戒贪”列为修行要义,警示世人莫要重蹈覆辙。
李阳明的故事,正是这一人性弱点的真实写照。
一朝暴富后,他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生活,终日游手好闲,不思进取。
那些用生命换来的不义之财,很快就被挥霍一空。
可悲的是,由奢入俭难,尝过富贵滋味的他,再也无法忍受清贫的生活。
在欲望的驱使下,李阳明一次次典当自己的阳寿,换取短暂的享乐。
直到第七次交易时,那位神秘的妖道再次现身,为他指了条更为邪恶的”明路”——寻找血亲作为替身。
此时的李阳明早已丧失人性,竟毫不犹豫地将魔爪伸向了自己的骨肉至亲。
丧尽天良的抉择
最先遭殃的是他年幼的女儿。
在邪术的摧残下,这个无辜的孩子被生生夺走了四年阳寿。
若非妻子以死相拼,恐怕李阳明还会继续他的恶行。
然而,短暂的停手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很快,他将目标转向了含辛茹苦将他养大的老母亲。
这种邪术的残忍程度令人发指。
它不仅会缩短受害者的寿命,更会抽走其一生的福报,只留下无尽的厄运。
李阳明的母亲在邪术折磨下,身体以惊人的速度衰败——内脏溃烂,七窍不断渗出黑色脓血。
每到深夜,她那撕心裂肺的哀嚎声都会回荡在整个村落。
善恶终有报
极具讽刺的是,就在老母亲饱受折磨之时,李阳明却在外面挥金如土。
直到老人不堪痛苦自缢身亡,这个不孝子才不得不暂停享乐,回来料理后事。
走投无路的李阳明再次求助于妖道。
虽然对方答应协助办理丧事,却意味深长地表示:“人死后从守灵到出殡需三日,我只能帮你两日,第三日必须离开。”
那被强行夺走阳寿的怨魂,胸中积郁的恨意简直要冲破九霄。
更可怕的是,她选择了上吊这种极端方式结束生命——
绳索勒断生机的那一刻,滔天怨气便如同沸腾的毒液,在尸身胸口凝结成漆黑如墨的”怨煞”。
这种至阴至邪之物,连得道高人都要退避三舍。
这怨煞凶戾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