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之人。
\n
再加上武松嗜酒,喝多了酒品又不好,时常跟庄客们起冲突,久而久之,柴进都懒得搭理他。
\n
“有办法了!”赵叹一拍大腿,“这是典型的定位不符,供需错配。武松需要的是尊重和认可,柴进给的是施舍和冷遇。这不就是矛盾吗?”
\n
此刻的武松,在庄上郁郁不得志,无人搭理。
\n
而接近武松的法子,可以内里外在两步走,第一步,身份认同。自己和武松,某种意义上都是亡命天涯的逃犯,这是天然的共同语言。
\n
第二步,投其所好。武松嗜酒如命,还有什么比一顿好酒好肉更能打开他的话匣子?
\n
“只要能和他坐下来喝上一顿酒,这事就算成了七分。到时只需抓住他的痛点,不怕他武二郎不心甘情愿地跟我走!”
\n
想到这里,赵叹脚下都轻快了几分。紧赶慢赶,正午时分,一座比东庄更加气派恢弘的庄院终于出现在眼前。
\n
高墙深院,楼阁连绵,正门上一块黑漆金匾,上书三个大字:柴家庄。
\n
赵叹验明了身份,顺利进了庄。他没急着去找武松,而是先奔了木匠铺。
\n
这西庄的木匠也姓王,是个面容憨厚的中年人。赵叹拿出树枝,熟练地在地上画出草图。
\n
王木匠蹲下身子,瞅了半天,抓了抓后脑勺,一脸困惑地抬起头:“小哥,你这画的是个啥?闻所未闻。”
\n
又是这句!
\n
赵叹差点没忍住想问他,东庄那个王木匠是不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n
他耐着性子,把"小叫车"的原理又解释了一遍,并且直接拍下了五两银子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