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并未放松警惕。他每日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客房内打坐练气,巩固刚刚突破的炼气四层境界,并细细揣摩《太初剑典》的炼气法门和那式杀伤力极大的“一线天”。
\n
其余时间,他便变化装束,低调地流连于镇上的几家药材铺和唯一一家稍具规模的“百草阁”分号(并非黑山城的百草堂,规模小得多)。
\n
他不再打探任何关于东孚村或“天”组织的消息,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炼丹术”之上。黑山城百草堂的“丹徒考核”要求,如同一盏明灯,为他指明了短期内一个相对安全且可行的提升方向。
\n
他凭借《百草经》的扎实基础,以及太初道种对草木灵气敏锐的感知力,仔细辨认、比较各家药材的成色、年份与价格,并用手中所剩不多的灵石,谨慎地采购了一批炼制“止血散”和“聚气散”所需的常见药材。
\n
随后,他花费少量灵石,租用了客栈后院一间废弃已久的简陋柴房,略作打扫,便作为自己临时的炼丹之所。
\n
炼丹绝非易事。尽管云澈有《百草经》的理论知识,且神识因道种而远超同阶,对火候、药性融合的把握有着先天优势,但实际操作起来,依旧是失败连连。
\n
控火是第一道难关。他买不起专门的炼丹炉,只能以最普通的陶罐替代。火力全靠自身微薄的灵力催发凡炭来维持,极难掌控。火力稍猛,药材瞬间焦糊;稍弱,则药力无法融合,化为废渣。
\n
药性提纯与融合更是精妙无比。每一种药材投入的时机、炼化的程度、相互融合的比例与顺序,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百草经》虽记载了配方,却无详细手法。他只能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
\n
寂静的柴房内,时常传出沉闷的爆鸣或焦糊之气。短短数日,他采购的药材便消耗了大半,却连一炉成型的药散都未能炼出。
\n
挫折感并未击垮云澈,反而激起了他的执拗。他沉下心来,仔细复盘每一次失败,感受着陶罐内每一丝药力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