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所有项目,必须签这份《透明制作公约》。安全投入不低于总预算百分之十二,第三方审计全程介入,黑名单数据库联网共享。不签?行啊,我的资金不会进你的坑,我的名字也不会挂你的烂摊子上。”
\n
台下开始骚动。
\n
一个中年男人举手:“顾小姐,这算什么?强制条款?谁给你的权力?”
\n
“权力?”她歪了歪头,晃了晃脚上的高跟鞋,“我有的是钱,他有的是数据。你要问权力来源——观众愿意为真东西买单,这就是最大的权力。”
\n
话音刚落,陆砚之走上台。
\n
他没拿稿子,手里转着一支钢笔,金丝眼镜反着光,袖口还沾着昨晚写报告时蹭的墨水渍。
\n
“我不是来搞道德绑架的。”他开口就是一句扎心大实话,“我是来算账的。”
\n
大屏幕一闪,三组柱状图弹出来。
\n
第一组:某综艺实行新标准前后对比——事故率从7.3%降到0.2%,收视转化率翻了1.8倍,招商溢价增长42%。
\n
第二组:两部电影成本结构分析——一部偷工减料,上映三天口碑崩盘;另一部公开预算明细,预售票房直接冲进年度前十。
\n
第三组最狠:十个违规项目与十个合规项目的融资成功率对比——前者平均融资周期287天,后者63天,且后者八成拿到了国际联合投资。
\n
“看见没?”陆砚之敲了敲屏幕,“不是守规矩的人活不下去,是耍花招的人越来越难混。这不是情怀,是经济规律。你敢透明,品牌抢着投;你敢造假,连银行都拒贷。”
\n
台下一片寂静。
\n
有个投资人小声嘀咕:“这不就是变相垄断吗?”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