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工作台占据了小屋靠窗的大半空间,阳光斜斜切过积着薄尘的玻璃,在满桌零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生锈的齿轮、断裂的数据线、被拆解过的旧手机主板像搁浅的鱼群,挤在蓝色橡胶垫上。陆云指尖拂过一块边缘磨损的电路板,上面残存的焊锡点像凝固的银色星子——这是上周在旧货市场的铁箱里翻到的,摊主说来自报废的工业控制器,他用半个月的生活费换了回来。
\n
“灵枢,调用‘蜂鸟’无人机优化设计方案。”他戴上黑色防护镜,镜架压过太阳穴的旧伤疤。那是去年在实验室调试机械臂时留下的,如今每逢阴雨天还会隐隐作痛。
\n
【方案已就绪。材料强度模拟通过。开始实时组装引导。】
\n
淡蓝色的全息投影突然在工作台上方亮起,像一层流动的薄雾。三维模型在空中缓缓旋转,将无人机的分解图拆解成两百三十七个零件,每个部件旁都标注着精准的尺寸参数。陆云的瞳孔微微收缩,镜面上瞬间浮现出引导线:从框架搭建到线路焊接,从电机安装到旋翼校准,每一步都以荧光绿的箭头清晰标示。他伸手触碰投影中的电路板模型,虚拟影像立刻放大,连焊盘之间0.2毫米的间距都纤毫毕现。
\n
左手拿起3d打印的碳纤维框架,触感轻盈却异常坚硬。这是他用学校创客空间快要报废的打印机断断续续打印了三个夜晚的成果,框架表面还留着层叠的纹路,像某种昆虫的外骨骼。右手握起十字螺丝刀,金属杆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的呼吸渐渐放缓,吸气时胸腔微微起伏,呼气时手腕精准下压——螺丝刀顺时针旋转九十度,塑料螺丝与框架螺孔完美咬合,扭矩恰好停留在“灵枢”提示的1.2牛米。
\n
“第一步,框架固定完成。”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桌上的旧闹钟滴答作响,指针指向下午两点,距离他制定的完成时限还有六个小时。
\n
接下来是安装电机。四个微型无刷电机躺在泡沫盒里,外壳是他用砂纸打磨过的铝制材料,原本氧化发黑的表面此刻泛着哑光的银灰色。陆云用镊子夹起薄薄的减震垫片,准确贴在电机底部——这是从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