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无数文人墨客抛却了风雅与矜持,或立于船头,或醉卧岸边,就着月光与酒意,挥毫泼墨。
\n
“东瀛倭奴尽俯首,神州终见太阳升!”
\n
“十四载血泪不白流,换我中华万古名!”
\n
一篇篇饱含热泪的诗篇,就此诞生,注定将流传千古。
\n
大宋,临安的勾栏瓦肆里,说书先生的惊堂木拍得震天响。
\n
“话说那倭寇天皇,在两颗‘原子弹’的天威之下,终于是吓破了狗胆,乖乖地递上了降书……”
\n
台下看客如痴如醉,叫好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n
大明,南京。
\n
百姓自发涌向大报恩寺,点燃香烛,为十四年血战中牺牲的英魂祈福。
\n
奉天殿内,朱元璋破天荒地没有处理任何政务。
\n
他命人摆上酒宴,与朱标、朱棣几个儿子开怀畅饮。
\n
老朱端起酒碗,一饮而尽,随即重重地将碗砸在桌上,满面红光地大吼一声:
\n
“痛快!”
\n
“他娘的,真他娘的痛快!”
\n
“这口恶气,憋了这么久,今天总算是吐出来了!”
\n
这是一场跨越了千年的盛宴,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共同的节日。
\n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无与伦比的喜悦中时,天幕之上,那宣告战争结束的字幕,缓缓隐去。
\n
画面,并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