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林默的瞳孔猛地收缩。他太熟悉这种特征码了——那是父亲林砚生当年研发记忆编码技术时定下的标准,每一段与记忆相关的脑电信号,都会带着这种独特的“数字指纹”。他下意识抬手按在自己的太阳穴上,那里贴着一枚微型脑电传感器,传感器的导线隐在头发里,连向主控台的监测模块。此刻监测面板上,代表他脑电信号的绿色曲线正微微颤抖,像受惊的游鱼。
\n
“诱饵是你父亲的记忆数据。”苏雨晴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对方破解了我们存储在离线硬盘里的部分实验记录,提取了林教授当年的记忆片段——就是你一直想复原的那部分。他们把这些片段嵌在恶意代码里,当成‘锚点’,引诱你的脑电信号主动对接。”
\n
“主动对接?”林默的声音有些发颤。他能想象到那种场景:当他的大脑试图读取父亲的记忆片段时,隐藏在片段里的恶意代码就会像病毒一样侵入,顺着神经接口的通道,反向解析他的脑电信号。那意味着他脑子里的一切——关于“溯源”系统的核心算法、父亲留下的未完成研究、甚至他从小到大的记忆——都会变成对方可以随意读取的数据流。
\n
苏雨晴没有说话,只是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全息屏上瞬间铺开一张三维网络图谱,无数光点代表着系统的节点,赤红色的线条从神经接口模块延伸出去,像血管一样蔓延向服务器集群。她在追踪信号的流向,每一次节点跳转都伴随着仪器的“嘀嗒”声,那声音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像在倒数。
\n
突然,她的动作顿住了。图谱上一个位于边缘的节点开始闪烁,节点标识是“server-4”——内部服务器第4区。更诡异的是,这个节点发出的信号频率,竟与她之前拆解的那台老式传呼机芯片频率完全吻合。她猛地想起三天前的深夜,自己在工作台前拆解传呼机时,芯片在示波器上留下的波形——那是一种带着轻微杂音的正弦波,像旧收音机里的电流声。
\n
“是传呼机。”苏雨晴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沉了下去,“对方用传呼机芯片的频率作为加密密钥,隐藏了攻击源。第4区……那里存储的是初代记忆编码实验的数据,怎么会成为突破口?”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