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就会被门阀世家的倾轧玩到死。歷史上,自家那位英雄二叔中流击楫、满腔豪情,可最终不还是悲愤而终么?
没有资本,到了北方就是別人砧板上的肉。这不是比喻,而是这个时代的现实。他可没有变成食物的兴致。
转了不知是十几圈,祖阳忽然望向北方,打定了短期计划。
想去混乱的北国创业,就得有足够的资本,他现在只有十顷田和“范阳祖氏子弟”的名號,必须要以此为基础撬动更多资源。
名號得换成官位和权力,十顷田则要换成粮食、护卫和流动资金。他打算先从十顷田入手。
洛阳地区的不动產对他没有意义,可对旁人而言全都是意义,毕竟这里还是大晋的都城,天下首善之地,看看自家三叔的嘴脸就能想见其诱惑。
只不过,想要让价值最大化,他就得先把荒田变成良田,否则卖不出好价。
刚拒绝了三叔的帮助,开荒种地便只得去招抚流民,需要一大笔启动资金。
种子得有,食物得有,农具得有,住处也要搭建。这还不算后面要开渠引水,购置耕牛,救治伤病,安排守卫等杂费……
晋朝未铸新幣,铜钱在流通中的比重有限,商品经济大幅度萎缩,绢帛等纺织品事实上起到了货幣计量的职能,远比铜钱更有购买力。
洛阳米贵,耕种十顷地底线三百石种子。
按估算,启动资金没个七匹绢是不可能的。而如果只有这点钱耕牛就不要想了,招募的人手必也捉襟见肘。最后的產出,呵呵……
所以,十匹绢打底,不能低於这个数。且“谋官”的事现在也要做,不能將耕田一事作为先决条件。
还得寻找护卫、合適的创业基地,在这个过程里也要捋顺和宗亲的关係,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