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来得及去栖欢楼听曲儿呢!”
席下的文武百官:“......”
这是他们可以听的吗?
这,这分明就是个空有好皮囊的花瓶啊!
秦姝意却能理解,高宗此时身体状况其实已经不尽人意,怎么可能把收盐的肥差交给三个儿子。
席上的大臣已经有好几个私下结了党派,他看谁都会有疑心。
也正是因为朝中人才济济,故而更不能用,因为不知道用的是效忠自己的臣子,还是为这几个儿子做嫁衣。
所以于情于理,挑来挑去,刚回京的裴景琛反而是最合适的。
先前提到西北战事吃紧,再把收盐的差事交给他,他为了恒国公,不仅会尽心尽力,而且绝不会在盐引数额上做马脚;旁人可就难说了。
其次,正是因为他资质平庸,才能这样放心地用他,控制欲强的君主手下不需要大批智多近妖的谋士,相反,那些只会执行命令的庸才更得圣心。
最后也是他最看重的一点,他的这位侄子没有结党的风险。
戍边八年,初回京连脚跟都没站稳,恒国公性子冷硬,在朝中也没什么至交好友,何况自己这个外侄除了一张俊美无俦的脸,毫无可取之处。
就算裴景琛和五皇子情谊再深厚也对他的帝位毫无威胁,皇后母家的地位确实称得上烈火烹油,奈何五皇子本人体弱,世子又心思浅显。
阖朝,无人比裴家二郎更合适。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