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劳动力开始缺少,另外再加上东部国土的部分沦陷,让农村经济受到了重创。
农民们对继续战爭越来越牴触,反倒是那些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和中產阶级还在狂热地支持战爭。拿破崙三世没有及时察觉这种危险的分化,反而继续大规模徵兵扩军。既然奥地利宣布派出三十万军队“驱逐德意志地区的敌人”,法国自然也要增兵三十万来应对。
而且,从普鲁士莱茵兰工业区掠夺来的財富一一金钱、拆卸运回的机器设备等等一一全都与农民无关。他们为这场战爭付出了儿子的生命,却没有分享到任何红利。
拿破崙三世的困境不止於此。虽然有波拿巴派的支持,但三大反对派势力正在蠢蠢欲动。正统派渴望復辟波旁王朝,拥护查理十世的后代,他们信奉君权神授,坚持白百合旗帜,立场极端保守,维护天主教会特权,反对革命带来的一切变革。奥尔良派则希望恢復七月王朝,支持路易-菲利普的后人。还有共和派,他们的主张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对波拿巴。
前两派正在积极协商合作。奥尔良派暂时同意支持正统派的尚博伯爵继位一一这位53岁的伯爵娶了奥地利摩德纳分支的玛丽亚·特蕾莎公主为妻,与维也纳宫廷有些关係,或许有助於未来的和谈。更重要的是,伯爵膝下无子,他去世后王位完全有可能传给奥尔良派支持的巴黎伯爵。两派甚至开始秘密接触军队中的同情者,试探政变的可能性。
共和派在工人中的影响力也在迅速扩大。战爭初期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法国东部大片领土,兵锋直指兰斯,巴黎岌岌可危。拿破崙三世被迫向共和派和他一向厌恶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让步,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放鬆新闻管制。虽然共和派最初要求完全废除新闻审查,最后妥协为由波拿巴派和共和派议员共同组成新闻审查委员会,审查標准大幅降低。
共和派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共和报》、《激进报》、《人民之声》等报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猛烈击帝制的腐败和战爭的失败,呼吁建立真正的共和国。
不过这些报纸在出版了一期之后就被查封了,这也是拿破崙三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