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集中兵力向南突击杜塞道夫,配合巴黎派来的援军打通生路;要么趁著西部还有部分铁路可用,儘快撤往不莱梅和威廉港等北海港口。
將军陷入了深深的犹豫。汉诺瓦到底算不算正式参战?如果算的话,不莱梅和威廉港恐怕早就落入敌手。但如果继续留在原地,十五万大军的补给很快就会耗尽。时间在痛苦的思考中流逝,而每一分钟的延误都让局势变得更加不利。
10月25日夜,杜塞道夫方向传来噩耗。普鲁士军队得到大批增援后发动反攻,不仅击退了城西的法军,还配合城內起义的市民收復了刚刚陷落不久的埃森。
至此,莱茵军团彻底成了瓮中之鱉。北有普奥联军和倒戈的汉诺瓦,南有坚固的杜塞道夫要塞,西面是態度敌对的荷兰,东面更是敌人的腹地。十五万法军被死死围困在威斯伐伦平原上,
进退失据。
巴黎的拿破崙三世收到消息后心急如焚。他立即电令巴赞元帅率卢森堡军团北上,同时命令新编第7军团火速赶往杜塞道夫,不惜一切代价打通救援通道。
外交方面,莫里斯·理察伯爵被紧急派往海牙,试图说服荷兰人至少允许法军通过其领土撤退。拿破崙三世知道,如果莱茵军团全军覆没,不仅是军事上的巨大损失,更会在政治上造成灾难性后果。
他好不容易通过歼灭普鲁士第三集团军、收復梅茨获得的威望,很可能就直接化为乌有。
任何人都只想看到胜利,这种惨败被巴黎人民知道了,搞不好自己要面临路易·菲利普的下场与此同时,法国的另一个软肋一一义大利也爆发了危机。
法属义大利地区,八里桥伯爵夏尔的计划,非常不顺利。这位总督原本计划在都灵只留一个营,用微弱的兵力引诱义大利革命者发动起义,然后用主力部队来一个漂亮的镇压,既能立功又能震义大利人。但直到10月17日,都灵守军减少到只有三个连时,起义依然没有发生。义大利人显然比他想像的更有耐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