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都能间接反映其资产实力。
\n
第四,收买!重金收买那些在洋行里工作的华人高级职员、会计师、甚至租界工部局里管理房产登记的小吏!他们手指缝里漏出来一点东西,就够我们用的了!”
\n
穆连成一条条布置下去,思路清晰,手段老辣,完全展现了一个巨贾利用商业网络进行情报搜集的能力。
\n
“记住!”他最后厉声叮嘱,“所有行动必须绝对隐蔽,打着商业合作的幌子进行。收集到的信息,全部用商业密语记录,汇总到我这里,由我亲自整理上报。绝不能泄露真实目的,尤其要避开特高科和宪兵队的常规耳目……当然,吉田科长那边,我会择要汇报。”他补充了最后一句,带着一丝无奈和警惕。
\n
“是!老爷!”手下人领命而去,悄然投入这项特殊的“商业调查”之中。
\n
民国二十七年,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战争的持续消耗导致日本外汇储备枯竭。日本通过伪政府的联合准备银行推行联银券,实施汇兑集中制管控外汇,试图通过金融管控维持战争机器运转。??
\n
这时候穆连成的秘密任务是清查英美法等在中国的资产,为二战扩大化做准备,一旦宣战,随时可以没收这些国家的资产,用来支援日本已经日益紧张的开支。
\n
当然这些优质资产很快会被‘满铁’这个半官半民的组织吃下去!
\n
毕竟不管是不是战争,这些特权阶层都留着高贵的血,战争的输赢都不过是死的泥腿子底层。
\n
赢了特权阶层扩大自身利益版图,提升国际话语权;输了战略收缩,没有话语权,为战胜国当白手套,继续统治本土泥腿子,也不失为‘富家翁’。
\n
...
\n
穆连成的商业机器悄然启动,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借助贸易、金融、物流的毛细血管,悄然渗入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