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中午薛玉瑶回府陪娘亲吃午饭时,得知大长公主给出四个吉日,薛玉瑶看过之后,征询娘亲的意思:“娘,八月十九怎么样,天气不冷不热。”
薛惟芳便笑道:“我也觉得八月十九不错,既然你中意这个日子,那过两天,我便派人告知大长公主。”
薛玉瑶点头,没有问娘亲,为什么还要推迟两日告诉大长公主,娘亲这样做,自然有她的道理,况且也不会害她。
薛惟芳见女儿不追问原因,便自顾自地解释道:“娘之所以推迟两天告知大长公主,这做法自古有之,是为了体现咱们女方的矜持,免得叫外人说嘴,议论你恨嫁。”
“哦,原来还有这层意思。”薛玉瑶一副懂了的样子道。
过了两天,薛惟芳亲自去了一趟萧府,将选定的日子,告之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随后便派人回上都,告诉佑兴帝和太后两个孩子的婚期,同时也派了人,告诉萧长熙。
眨眼又到了年底,过完年后,大长公主便开始准备萧长熙的冠礼。
三月初三,萧长熙的生辰,薛玉瑶作为准未婚妻,带着特意为萧长熙定制的头冠,来到萧府。
大长公主知道薛玉瑶为萧长熙定制了玉冠,便没有自己准备,直接用了薛玉瑶定制的玉冠。
而加冠则请了文渊先生来为萧长熙加冠,字则是佑兴帝所取,为星曜。
萧长熙冠礼之后,两家便开始为两人的大婚做准备。
时间一晃进到八月,眼看婚期临近,安分了两年的西辽,再次挑起战事。
两国休养生息的两年,都没懈怠操练将士,一经交战,各有输赢,战事短时间内,是不能平息了。
萧长熙考虑再三后,提议和薛玉瑶婚期延后。
薛玉瑶对此自然是赞同的,前线战士们浴血杀敌,她在医署也没闲着,带着医署的医学生们,制作各类便携的药丸。
这天萧一来到医署,请薛玉瑶前往军营,是一位萧长熙倚重的千户,病情恶化,疑似染上七日风(破伤风),军医们束手无策,只能请薛玉瑶出马。
薛玉瑶赶到军营后,药物配合针灸,将那位千户给救了回来。
然后薛玉瑶在军中停留了几天,将针法传给军医后,才带着杨立慧离开。
师徒骑马回城,半路上,看见一个老太太倒在路边,杨立慧先下马去查看情况,然后跟薛玉瑶道:“先生,学生也拿不准,这位老人家究竟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