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起来。”
哪怕薛玉瑶说了制作太医署独有的成药,借此获取进项,但这事也不是说说就成的。
不过苏尚书却松了口气,虽然成药的销路及获取的利益够不够太医署开销另说,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位曦和郡主考虑得很全面。
苏尚书虽然有所松动,但没有表现出来,只道:“我要问的都问完了,各位,有问题就请吧!”
这时太医院的林医正放下手里的医书道:“郡主刚才说,寻一个地方做试点,招收医徒甚至医者,这一点在下能理解。”
“毕竟医徒从头开始学习,就算特别聪慧的,没个五六年,难以出师。”
“而这世上,天资聪颖的毕竟占少数,大多数人学医术,没个八至十年,难以出师。”
“而医者有基础,细心教导个一两年,基本能应对常见病症。”
“可郡主想过没有,等那些医者,将郡主的本事学到手,再离开太医署,或者回归自家的药铺,或者被其他大药铺以厚利诱走,关于这一点,郡主有防范的方案吗?”
薛玉瑶点头:“自是有考虑,太医署医学堂毕业的医者,必须服从朝廷指派,任职时间不得低于五年,五年后可自由选择留下或者离开。”
“但这个只算是附加条件,太医署出来的医学生,有品阶,吃朝廷俸禄,这相当于有名有利,谁会放着官不当,就为了多出的几两银子俸禄,跑到外面的药铺当普通大夫?”
林医正听了这话,赞同地点了点头,这天下的大夫,挤破头都想进太医院,虽然官品低,但好歹也是官呀。
况且各家请他们上门医治,也会另外付诊金,其实俸禄加上出外诊的诊金,一个月下来,也很丰厚。
但这仅限于上都,毕竟上都权贵、世家多。
但就算苦寒的地方,若是在医署中任职,俸禄也有朝廷兜底,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最担心的问题,也有附加条件约束,林医正没有问题,而是扭头跟佑兴帝道:“陛下,郡主编写的这本医书,里面的许多药方,用药极妙,便是微臣,也开不出比这更好的药方,且每个一病例,列举的治疗方案也很全面,这样优秀的医者,不入太医院实为可惜。”
听了林医正的话,佑兴帝对薛玉瑶所编医书的价值,便有了清晰认知,况且她才十四岁,还这么年少,若在医道一途继续钻研,将来的成就不可估量。
心里定了主意,佑兴帝便问在座的各位老大人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