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
\n
信息太多,太绝望。沈秋踉跄着后退,脸色惨白,几乎呕吐出来。“它们不是在净化......它们是在......”她语无伦次,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她。
\n
俞辰扶住了她,目光却死死盯住公共信息层中,关于“高维数学污染印记”的有限描述。
\n
档案室对“那道注视”的定义是:一种来自数学现实结构之外的、惰性的、无意识的“感知回响”,本身不具备主动性,但其存在本身会对低维现实结构造成持续性的、不可逆的“压痕”和“信息侵蚀”。任何被其“标记”的个体或文明,最终都会因无法承受这种“侵蚀”而自发地走向数学性解体,或被其他“清道夫”机制(如守护者)提前处理。
\n
他们,就是被标记的个体,行走的死人。唯一的“价值”,或许就在于他们是如何在被标记后,还能存活并触发“未知古老协议”(纸条)和携带“火种”的——这构成了“归档者”所谓的“有趣偏差”。
\n
俞辰的心沉入谷底。安全区?不过是延迟执行的刑场,和一个条件更好的观察实验室。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无尽的书架,扫过那些被收藏的宇宙模型。一个疯狂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
\n
这里有没有关于“摇篮”之前时代的档案?关于那个留下π序列纸条的“古老协议”的记载?关于“混沌初值”真正来源的信息?他尝试着集中意念,向那个操作界面发出询问。
\n
界面闪烁了一下,弹出一条信息:【请求涉及深层档案,‘观察样本’权限不足。】
\n
果然。但就在信息消失的瞬间,俞辰敏锐地捕捉到,界面底层似乎有极其短暂的一丝扰动?一丝不属于“归档者”那冰冷风格的、极其细微的延迟?仿佛这个庞大的、看似绝对完美的系统,也存在某种缝隙?
\n
他猛地想起,在数字会核心那个巢穴里,那个死去的成员留下的最后信息——“藏在初值”!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