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实在想不明白,朝廷都已经到了这种境地,他们为什么还要內斗?
周延儒提出的借师助剿对这些直隶士绅来说是最有利的选择。这里面肯定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才导致双方內斗起来。
现在崇禎文开始后悔,锦衣卫因为歷代天子动不动就赏人家一个锦衣卫百户、千户,里面全是官二代、军二代,这个特务机构已经彻底成为了废物。
东厂原本是替代锦衣卫的,只可惜被他废除了。后来他意识到东厂不可取代,但又没有时间重新建立东厂,以至於他现在对紫禁城外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但现在崇禎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他要么跟著文震孟等人乘坐海船到天津卫,再从天津卫逃到江南去,这样大明还能保住半壁江山;要么不想放弃大明的北方,那就只有接受李標作为新的內阁首辅。
因为这些人是不可能放弃直隶的,他们是最强硬的主战派,不认命李標为內阁首辅,弄一个江南的內阁首辅,要不此人会和周延儒一个下场,要不就直接把他拉到江南去,偏偏他也不想去江南。
崇禎无可奈何地下了一道圣旨,任命前首辅李標为新的大明首辅。
李標成为內阁首辅之后动作非常大。一是確定了死守直隶的战略,下令有敢商议放弃北方领土者斩;二是大范围地放权给地方的地方士绅豪族,允许他们组建乡勇,有百人则给他们百户的军职,有千人则给千户军职;三是命令江淮、湖广、蜀中三地的士兵进攻大同军,想尽办法拖延大同军进攻的进度。
当然,北方想要抵挡住大同军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练兵,还需要更多的盟友。李標请天子下旨与女真人议和,以便调动边军南下抵挡大同军。
崇禎看到李標的奏摺后,又怒又气。换了一个首辅,还是想让他背黑锅。虽然他也想保住大明北方的疆土,也觉得借师助剿是改变朝廷局势唯一的方法,但他可不想给东林党背黑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