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虎大威的疑惑与撕破脸的福王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11月2日,河南行省。
新安城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大同军的到来,让这座城池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大同军每到一处,並不会马上开打,而是照例都会展开一波舆论宣传,试图將他们的均田政策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大同社的政策,以爭取民心。
新安城的明军守將虎大威提前得知了大同军的这一策略,他决心不给大同军可乘之机。
只要有戏曲团的人想要靠近城墙宣传均田政策,城墙上的战鼓便会立刻响彻四方。那激昂的鼓声,在空旷的天地间迴荡,试图掩盖住大同军的宣传声。
但虎大威的这一举措效果並不理想。此前,在攻克陕州以及论池之战中,大同军俘虏了近2万明军士兵。其中有15000余人选择留下来,加入大同军的队伍。
另外近5000人,他们的家乡还在大明境內,心有顾虑,不敢投降。
徐晨考虑到不想浪费口粮,便对这些俘虏进行了一番宣传,详细讲解了大同社的政策,又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严禁他们侵害当地百姓,在得到这些士兵保证之后,给他们发了10斤粮食,一两银子,隨后便將他们释放回去。
这些被释放的俘虏士兵,经过新安城,被虎大威收拢集中起来,他正为缺乏兵力而苦恼,现在有这么多溃兵跑过来,他当即编入新安的守军队伍。
当时,虎大威和新安县令都十分不解徐晨的做法,他们认为徐晨释放这些俘虏,不仅浪费了粮食,还增强了己方的兵力,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然而,几天之后,虎大威就开始后悔自己的这个决定了。这些被释放的士兵就像一颗颗种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