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不说。
而且土豆开始適应河套的气候,单位的亩產居然逆势上涨,最高亩產超过了800斤,
河套地区土豆就增產200多万石。
土豆,红薯关中的百姓吃不惯,但大漠的牧民却非常喜欢吃,这玩意价格低不说,还好储存,能当粮食,能当菜,拉一车回去就能吃一个冬天,至於吃多了红薯会胃酸,人家大漠的牧民吃多了牛羊,就喜欢这种促消化的食物。
小冰河时期的旱灾是全球性的,所以今年大漠雨水较少,也遭受了旱灾,但大漠两个技术提升了生產力,最大程度抵消了旱灾的。
一就是蒸汽抽水机也卖到大漠,一定程度上保住了一部分草场,二就是青储饲料的普及,增加了牧民抗风险能力。
加上牧民打通了前往关中的商路,他们圈养的牛羊冬季可以卖到关中去,再从河套购买粮食,大幅度的改善了牧民生活质量。
孙可望用河套地区的土豆,红薯去大漠交换了大量的牛羊输送到关中来,完成了一场双贏的交易。
而关中在忙碌完秋收之后,不但没有轻鬆下来,反而变得更加忙碌了。
都督府在结束秋收之后,大笔订单下到关中各大工业区当中,布匹,帐篷,军服,鞋帽,毛衣,毛裤,毛袜等各种抗寒的物资,纷纷下发到各大纺织厂当中。
这笔订单批量大,任务急,时间短,利润极其丰厚,各大作坊召回了自己的员工不说,还到关中的农村以高额的俸禄招揽短工,三班倒的完成订单。
於是整个关中的农户,在忙完秋收事务之后,再次涌进长安城的各大工坊当中,这让整个关中显得异常忙。
而就在整个关中繁忙喧囂的时候,姜瑄在藏人的小心看护下,带著一批肥体壮的耗牛,风尘僕僕地来到了关中。这些耗牛毛色油亮,椅角粗壮,一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