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他们敢屠杀那些没有背景的农民军,也敢杀戮自己治下的农户,因为他们知道这两股势力是不可能报復他们的。
但大同社的人他们是真不敢动,榆林,固原,寧夏,甘肃镇的同僚已经给他们书写了答案了。
两国交战各为其主,在这种情况下,大同社一般不会为难他们,虽然財產土地没了,
但命还是可以保得住,做几年劳工一般都可以放的出来。
但如果为恶太多,被大同社吊死就是他们的下场,现在大明的局势,內外交困,怎么看也长不了,他们也要为自己留条后路。
地方大族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他们不但不制止这种行为,反而派出自己的子弟投靠大同社,最魔幻的是,大同社的债券在山西行省极其畅销,不但地方大族那些將门购买,甚至那些中小地主为了保住自己的財產,也把自己库房里的银子拿出来购买了这些债券。
在韩看来这太可怕了,整个山西已经被大同社渗透成一个筛子了,等大同社进攻过来,山西肯定保不住。
韩也做了一定的努力。他利用自己的声望也在蒲州组织了乡绅,让他们捐钱捐物降低地租和高利贷,不要兼併农户本就不多的土地,给农户一些喘息之机,少製造一点流民,同时集结一些年轻的读书人,带著他们抗旱救灾,扑灭蝗虫。
但效果不大,他虽然是前內阁首辅,但要让地主士绅把钱拿出来,还不允许他们兼併土地,大明皇帝都做不到这件事情,更不要说他一个前內阁首辅了。
他也只是在自己家乡范围內,勉强救助了一些灾民,至於其他地区的地主士绅,他们该兼併土地,一样兼併土地,该放高利贷,一样放高利贷,他的组织能力连保住一县的农户都做不到。
所以他把这次的资政议会当成是救命稻草了。只有朝廷主动抗击旱灾,解决灾民,才能安抚住山西百姓不满的內心,才能限制大同社的扩张。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