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了读书人拜师求学的场景。
然而,就在京城一片热闹景象的时候,刚刚大权独揽的周延儒却苦恼无比。他每天都要处理来自地方的坏消息,这也就罢了,东林党內部分赃不均,予盾逐渐激化。东林党的大佬有钱谦益、李標、韩、钱龙锡、黄道周等人,但这些大佬因为前几年的政治衝突,
被贬出了朝堂,周延儒这才得以登上首辅之位。
他的威望和资歷都远远不够。本来,如果他只是做一个背锅的內阁首辅,东林党人或许反而会想办法团结在他周围。
可现在,他们好不容易把天子逼到“垂拱而治”的地步,各方势力都出了力,结果却被周延儒捡了便宜,成为了大明权力最大的內阁首辅,甚至连批红的权力都被他夺回,这简直和丞相无异,其他人自然不服气。如今权力更大,加上还有利益分歧,双方的斗爭也就更加激烈。
在朝廷的东林党分成了三派。一派是以周延儒为首的阁老派,他们掌控著內阁的核心权力,试图维护现有的政治格局,而想要稳定朝廷的格局就需要钱了,屁股决定脑袋也可以用在周延儒身上,以前他嫌朝廷收的税太多,现在他看著三空九秋的太仓,又觉得朝廷收的税太少了。所以他和內阁制定了一个加税计划以增加朝廷的收入。
以文震孟为首的清流派,知道这事情之后勃然大怒,我们东林党成立的宗旨就是想办法减少朝廷对他们的税务。
你周延儒刚大权独揽就出卖东林党,你这就是混在东林党当中的阉党,一方要加税,
一方要减税,双方因此事闹得不可开交。
还有一派是以侯恂为首的尚书派,六部尚书们在朝廷事务中有著重要的话语权,他们以北方的大臣为主,清楚的知道北方已经在旱灾兵灾的压力下,摇摇欲坠,难以支撑,现在朝廷只有加税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侯恂等人在加税这个问题上是站在周延儒他们这边的。
但两方因为加税得到的银钱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