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你多看紧点就是了。
\n
林三勇有些犹豫:“行,不过你得跟紧我,不能乱跑……”
\n
箬溪村有专门去县城的骡车,每日卯时初出发,每人两文,如果货物多,也要给费用。村里离县城将近五十里,这边的官路修得还不错,比较好走,坐骡车不用两个时辰就能到。如果靠双腿走路最少要两个半时辰,这还是在没负重的情况下。
\n
出发那日,村口的骡车已经等着了。车上已经坐了几个同村的婶子大娘,都是要去县城采买或卖点山货鸡蛋的。林三勇把两大捆普通的筐箩和一小筐精心包裹的新品搬上骡车,林岁安自己爬上骡车,跟众人打着招呼。
\n
“哟,三勇,今天咋还带着闺女去县城见世面啊?”快嘴的李婶笑道。
\n
林三勇憨厚一笑:“唉,丫头非闹着要去。”
\n
一路上村民们聊着家长里短,谁家娶媳妇了,谁家猪下崽了,税粮是不是又要变了……林岁安安静地听着,这些都是最真实的民间百态。
\n
到了县城,林三勇果然没去嘈杂的集市,而是按女儿的指点,来到了书局和绣坊相对的一条比较干净、行人穿着也体面些的街道。
\n
林三勇蹲在墙角,把包袱皮打开,露出里面的东西,却不好意思吆喝。这些东西定价那么贵让他有点张不开口。
\n
林岁安让父亲把那个仿竹节笔筒拿出来,单独放在最前面,自己则拿起一个染成蓝色的小蚂蚱,脆生生地吆喝起来:“好看的小篮子!精巧的零食盒!会跳的草蚂蚱嘞!读书人用的雅致笔筒!”
\n
她的童音清脆悦耳,很快吸引了一个路过的书生。那书生停下脚步,好奇地拿起那个笔筒:“咦?这竟是芦苇所编?倒有几分竹韵。”
\n
林岁安立刻接话:“秀才老爷好眼力!这是我爷爷精心编的,您看这接口,这仿竹节的纹路,放在书案上,盛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