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精度到了什么程度。
\n
对于他来说,工艺技术不是问题,因为z早就把相关的工艺发给了国内。
\n
至于设备和原料他会想办法。
\n
要不要选择雄关厂来作为自己计划的一环,得看这家工厂工人的工作态度如何。
\n
检测了半天,张宝根很满意的站了起来。
\n
虽然因为工具、工艺的原因导致有些细节不是很到位,但可以看出电子管其他方面都做得相当细心。
\n
“郝厂长,如果我说把这种电子管或者晶体管体积缩小二分之一,你们能保证能效残存多少?”
\n
还没等郝厂长回答,旁边的老师傅就不耐烦的说了两个数字。
\n
“最高能达到三成,但一般也就能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n
“如果缩小一倍进行生产,产出来的东西根本没什么用处。”
\n
郝厂长瞪了那位老师傅一眼,转头挤出笑脸对张宝根解释。
\n
“这位是我师父,姓罗,性子超级直。张科长你别往心上去。”
\n
“这个,相关规格的模具我们还是有的,但产品的能效可能真的就如我师傅说的,也就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n
张宝根当即让余萍拿出一份公文来。
\n
“我这里有一个小单子,您帮忙先做一做,就按能效百分之二十五来,原材料就用厂国内的,但外观必须符合我的要求。”
\n
余萍同时与文件一起递过去的,还有三四个精美的电子管和晶体管样品。
\n
郝厂长拿着样品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