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第一步已经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赶在天黑前完成了。
第二步里,年深将所有能指挥的人手分成了四拨。年轻的分为早白晚三班捉蝗,老弱的分为第四拨,负责后勤和监看庄稼。
子时到卯时的四个时辰属于早班,前三个时辰负责看顾篝火烧蝗,最后那个时辰熄灭篝火趁着天色微亮去捉蝗。
这个时候露水未去,蝗虫身上沾着水还飞不起来,只要伸手从它们停落的地方往下摘就可以。
因为这个时段对身高要求较低,且劳动强度不大,所以个子稍矮和年纪半大的孩子大多被分在了这个班。
辰时到未时为白班,负责拿着捕网抓捕空中飞的蝗虫。这个时段算是最辛苦的,天气热,挥网捕蝗的强度也最大,所以分配的是身体素质最好的身强力壮的那批人。
申时到亥时为晚班,这个班次的人前两个时辰负责拿网捕虫,后两个时辰负责生篝火烧蝗。
至于最后一拨人,一方面负责帮忙给所有人打理三餐,一方面则负责监看庄稼上的灰粉,一旦发现被大风或露水打落,不能继续抵御蝗虫的状况,则需要立刻添补,这个时候便可以叫隔一班的人过来帮忙。
这样的分组一方面尽可能兼顾了所有人的休息时间和状态,另一方面,也保证了随时有人可以支援保护庄稼的重点目标。
每个步骤都按照现有状况和人手进行了合理布置,如同行军打仗的计划部署一样,目标清晰,分工到位,责任明确,年深优秀的统筹能力可见一斑。
这套计划,年深也同时飞鸽传书提供给了长安附近这段时间和他有所联系的各位县令,以及远在洛阳的李长风,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