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这个靠着捐钱进来才入行一个多月的家伙吧?
如果想整他,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哪用得着这么麻烦的在他自己的案子上做文章?换做别人,巴不得立刻把卷宗封存或者销毁,再也没有人过问才对。
直到走进大理寺,两个评事谈论着手头某个案子与他在厅壁记旁擦肩而过,类似‘真凶’、‘幕后主使’之类的只字片语落进耳朵,顾念才猛地想起来件事。
自己当初跟年深说过知道是谁陷害他的!
难道年深是想通过自己,找出这个案子的幕后主使?毕竟在书里,他回到镇西军后可是实实在在的在鬼门关前打了个转,光是养伤治腿就耗去大半年,元气大伤,再加上远在边陲,三年之后才查出真相。
提起真相,就不得不说说年深的背景。
说起来,年深跟原主顾司直一样,都是武将之后,不过,年家可是实打实的将门。从年深的曾祖父那代开始,就在西边从军,称得上满门忠烈。到了年深父亲年云起这辈,更是因为战功显赫,夺回维州,击溃吐蕃,十五年前被封为镇西侯。
九年前,新任吐蕃首领巴达赞普继位,再次对镇西军所守的西线区域展开猛烈进攻。
六年前,年云起与巴达赞普在维州展开激烈对决,林安担心吐蕃这次再被打败的话,年云起在朝堂的气势会如日中天,故意延迟粮草供应。镇西军坚持六十余日未果,最终溃败,年云起战死沙场。
也是那一年,年云起的弟弟年风勇成为新任镇西军将军,十三岁的年深奔赴沙场,从斥候做起,十六岁进入先锋营,勇冠全营,十八岁接管了先锋营。
年深十三岁之后的人生都是战场上渡过的,兵营之外,他只有两个朋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