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叶梅有女儿?”岩龙惊讶地说,“奶奶,您怎么从来没跟我说过?”“因为叶梅的女儿生下来就被送到了傈僳族的亲戚家,怕被‘黑飘写’盯上。”奶奶叹了口气,“她的女儿叫阿月,现在在独龙河畔的傈僳族村寨里,靠织佤锦为生。”
\n
当天下午,众人决定前往独龙河畔的傈僳族村寨,寻找叶梅的女儿阿月。出发前,陈教授修复了秘境能量监测仪,监测仪显示,秘境的能量还在持续流失,如果三天内找不到“守脉珠”的另一半,飘写林的神树就会彻底枯死。
\n
历经两天的车程,众人终于抵达独龙河畔的傈僳族村寨。村寨坐落在半山腰,家家户户的房檐下都挂着佤锦,颜色鲜艳的佤锦在风中飘动,像一道道彩虹。他们按照岩龙奶奶的指引,找到了阿月的家——一间挂着黑色佤锦的木屋,佤锦上绣着“守脉珠”的图案。
\n
阿月开门看到他们时,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她的脖子上戴着一串黑色的珠子,和照片里叶梅戴的“守脉珠”一模一样。“你们是谁?为什么来找我?”阿月的汉语不太流利,说话时一直攥着脖子上的珠子。
\n
岩龙拿出奶奶的照片,递到阿月面前:“我是岩龙,这是我奶奶,她是你父亲的嫂子。我们来找你,是为了平息秘境能量失衡,救怒江的山水。”阿月看到照片,眼泪突然流了下来,她摸了摸脖子上的珠子:“我母亲临终前告诉我,这串珠子是‘守脉珠’的一半,另一半在巴饶克老寨的地宫里,只有把两半珠子合在一起,才能驱散‘黑飘写’。”
\n
阿月告诉众人,巴饶克老寨的地宫在老寨的神树底下,地宫的门需要用“佤族三色米”才能打开——红色的米代表火,白色的米代表水,黑色的米代表土,这是佤族祭祀时用的圣物。而“佤族三色米”只有在佤族新米节时才能制作,可现在距离新米节还有三个月,根本来不及。
\n
“我有办法。”林砚的母亲突然开口,她从布包里拿出一个陶罐,陶罐里装着三种颜色的米,“这是当年叶梅送给我的,她说如果有一天需要打开地宫,就用这些米。这些米是用秘境的泉水泡过的,和新米节的圣米有一样的力量。”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