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屋里供奉着僳僳族的祖先神像,神像前摆着香炉,香烟袅袅。
\n
老毕摩已经八十多岁了,头发和胡须都白了,脸上布满了皱纹,却精神矍铄。他正坐在火塘边,手里拿着一根兽骨,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听到阿武的声音,他睁开眼睛,目光落在林砚身上,眼神里带着一丝惊讶。
\n
“你就是陈砚秋的孙子?”老毕摩开口问道,声音沙哑却有力。
\n
林砚点头,恭敬地说:“是的,老毕摩。我叫林砚,我来找我爷爷的下落。”
\n
老毕摩示意林砚坐下,把手里的兽骨放在火塘边,然后拿起一个竹筒,倒了两杯米酒,递给林砚和阿武:“喝了这杯酒,驱驱身上的寒气。”
\n
林砚接过米酒,喝了一口,米酒很烈,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意。老毕摩看着他,缓缓说:“陈砚秋先生当年来到我们寨子里,也是为了找苏晚姑娘。他说他当年在野人山遇到了日军残部,马帮的兄弟都死了,他自己也受了重伤,被一个路过的僳僳族马帮救了,辗转回到了内地。等他伤好之后,再回来找苏晚姑娘,却发现苏晚姑娘已经去了落马义庄,他就去了义庄,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n
林砚愣住了——爷爷竟然没有死?那他为什么不回内地,反而留在了滇西?
\n
“老毕摩,您知道我爷爷后来去了哪里吗?”林砚急切地问。
\n
老毕摩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帮你算一卦,看看你能不能找到他的下落。”他从怀里掏出三枚铜钱,放在一个木碗里,摇了摇,然后把铜钱倒在桌子上。铜钱的排列很奇怪,两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形成了一个“离”卦。
\n
老毕摩盯着铜钱看了一会儿,眉头皱了起来:“卦象显示,你此行凶险重重,有‘瘴气阻路,白骨拦途’之兆,但也有‘贵人相助,执念得解’之象。你要找的人,就在野人山的深处,一个被遗忘的马帮驿站里。不过你要记住,到了那里,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要惊动‘守驿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