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布满了皱纹,眼睛却很亮,像是能看透人心。
\n
“你们是来找‘紫衣帮’的吧?”老太太看到林砚,站起身,声音沙哑却有力。
\n
林砚愣了一下:“您怎么知道?”
\n
“我是石宝山石窟的守窟人,姓段。”老太太笑了笑,露出一口假牙,“我奶奶就是当年跟林月走茶马古道的白族老阿妈,她走之前,把守窟的责任交给了我。”
\n
段老太太把他们领进石窟旁边的一间小木屋。木屋不大,里面摆着一张木板床,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铜灯,灯身上刻着紫菀花的纹样——和林砚茶箱上的铜扣,一模一样。
\n
“这盏灯,是林月留给我奶奶的。”段老太太拿起铜灯,轻轻擦了擦灯身上的灰尘,“我奶奶说,林月的马队里,有十二个女人,都是从各地逃荒来的,有的是寡妇,有的是被家里卖了的姑娘,林月把她们聚在一起,组成了‘紫衣帮’,靠走茶马古道谋生。”
\n
“她们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走梅里雪山?”林砚问。
\n
段老太太叹了口气,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木箱子,里面放着一叠泛黄的书信。“这些是林月写给我奶奶的信,你看看就知道了。”
\n
林砚拿起一封信,信纸已经脆得快要碎了,上面的字迹却很工整:“……日军封锁了滇缅公路,昆明的医院缺药,我跟印度的商人谈好,驮一批盘尼西林(青霉素)回来,走茶马古道,从梅里雪山过,能避开日军的检查站……”
\n
原来,曾祖母当年走梅里雪山,不是为了运茶,而是为了运救命的药品!林砚的眼睛湿润了,她仿佛能看到,在漫天的风雪里,曾祖母穿着紫色的马褂,带着十二个女人,牵着驮满药品的马队,一步步往雪山深处走。
\n
“我奶奶说,林月的马队里,有个年轻的姑娘,是她的侄女,叫阿紫,才十六岁,跟着马队学赶马。”段老太太继续说,“她们走的前一天,阿紫在石窟里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