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找到了一家叫“马帮客栈”的小店。客栈的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纳西族男人,叫阿吉,皮肤黝黑,手臂上留着一道长长的疤痕。“你找‘紫衣帮’的线索?”阿吉听林砚说明来意,倒了杯烤茶,“我爷爷当年是沙溪的马帮向导,他说过,民国二十六年,林月的马队在这里歇过脚,还留下了一匹怀孕的母马。”
\n
“怀孕的母马?”
\n
“对,”阿吉喝了口茶,眼神飘向窗外的远山,“我爷爷说,那天晚上下着雪,林月穿着紫色的马褂,站在客栈的院子里,摸着母马的肚子说‘这孩子要是能生在古道上,也算跟咱们有缘’。第二天一早,马队就走了,往剑川的方向,谁知道再也没回来。”
\n
林砚掏出地图,指着沙溪的位置:“您知道她们为什么要走剑川吗?我查资料,从沙溪到中甸,走石鼓镇更近啊。”
\n
阿吉皱了皱眉:“剑川那边有石宝山,山里有个石窟,据说藏着茶马古道的‘路引’——没有路引,过不了梅里雪山的垭口。我爷爷说,林月的马队里,有个白族老阿妈,是石宝山石窟的守窟人,她们去剑川,就是为了找路引。”
\n
当天下午,阿吉带着林砚去了石宝山。石窟藏在石宝山的半山腰,沿着石阶往上走,路边的岩石上刻着许多佛像,有的已经风化,只剩下模糊的轮廓。最里面的一个石窟里,供奉着一尊骑马的女性雕像,雕像的衣服上刻着紫菀花的纹样,手里握着一卷羊皮纸。
\n
“这就是‘紫衣帮’的路引像。”阿吉指着雕像,“我爷爷说,守窟人会把路引藏在雕像的底座里,只有‘紫衣人’才能取出来。”
\n
林砚蹲下身,仔细观察雕像的底座。底座上有一道细小的缝隙,她试着用银簪的尖儿往里撬,缝隙慢慢变大,里面果然藏着一卷发黄的羊皮纸。羊皮纸上用藏文和汉文两种文字写着,过梅里雪山垭口的时间,必须是“雪停风静,星子出齐”,还要带着“三样东西”:一饼百年的普洱茶,一盏马帮的铜灯,还有一束新鲜的紫菀花。
\n
“紫菀花……”林砚喃喃自语,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