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裙的女孩,坐在老画室的窗边,手里拿着一支画笔,脚下是一双白球鞋,窗外是一片向日葵。画的背面,写着一行字:“愿每个热爱艺术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向日葵。”
\n
林砚拿着画稿,去问苏红:“苏红阿姨,您认识这幅画吗?”
\n
苏红接过画稿,看了很久,笑着说:“这是我当年的学生画的,她叫李然,现在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当年她总说,想成为像我一样的画家,后来因为家里的原因,没能继续学画,但她一直在教孩子画画,说要把热爱传给更多人。”
\n
“我们能联系到她吗?”林砚问,“想邀请她来夏天的画展,看看这幅画。”
\n
苏红点点头,拿出手机给李然打电话。电话接通后,李然听到美院要办向日葵画展,还找到了她当年的画,激动得哭了:“我以为这幅画早就丢了,没想到还在。我一定来,还要带我的学生们来,让他们看看,美院里有这么多温暖的故事。”
\n
林砚挂了电话,心里满是感动。她看着那幅素描,突然明白——美院的故事,不只是那些成为著名画家的人的故事,更是每一个热爱艺术、坚守热爱的人的故事。不管他们走了多远,不管他们有没有继续画画,只要心里的热爱还在,他们就是美院故事的一部分。
\n
四月中旬,沈老师带来了好消息——1995届的学长同意把《白球鞋》捐给美院,还会亲自来参加夏天的画展。《白球鞋》画的是一双沾满颜料的白球鞋,放在老画室的画架旁,鞋边有一道浅浅的划痕,旁边写着“每一道划痕,都是热爱的印记”。
\n
林砚和社团成员们把《白球鞋》挂在活动室的墙上,旁边是李然的素描,还有苏红的《向日葵》。大家站在画前,好像看到了美院几十年的时光——从1987年的苏红和陈默,到1995年的学长,到2020年的许曼,再到现在的他们,每一代人的“红裙白球鞋”,都在讲述着同样的热爱。
\n
“夏天的画展,一定会很精彩。”林晚来看望林砚时,看着墙上的画,笑着说,“我和陆屿也准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