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曼去取修复好的画稿。《向日葵仓库》恢复了原样,向日葵的金黄、仓库的浅灰,甚至苏红签名时的笔锋,都和当年一模一样。修复师笑着说:“这画里有感情,修复的时候,我好像都能看到画它的人,眼里的光。”
\n
回到美院时,仓库里的向日葵已经全开了。金黄的花盘朝着窗户,阳光洒在花瓣上,像撒了一层碎金。陈默站在花前,手里拿着苏红的画笔,轻轻碰了碰花盘,像是在和老朋友打招呼。
\n
“预展要开始了。”夏栀走过来,递给陈默一条红色的丝巾,“这是苏红阿姨当年最喜欢的丝巾,我从家里带来的,您戴上,就像她也在身边一样。”
\n
陈默接过丝巾,系在手腕上,眼里满是温柔。林砚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明白——所谓探索,不只是找到过去的故事,更是让过去的热爱,在现在重新绽放。
\n
预展当天,美院里挤满了人。有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有背着画夹的学生,还有特意从外地赶来的艺术爱好者。仓库分会场的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是陈默写的“向日葵开了,我们的画展开始了”,旁边系着苏红的红丝巾,风一吹,丝巾飘起来,像一条红色的丝带。
\n
林砚穿着林晚的旧红裙,脚上是那双带红颜料的白球鞋,站在仓库门口引导观众。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走进来,看到苏红的《向日葵》画稿,突然哭了:“这是苏红画的吧?我是她当年的同学,我们一起在老画室画过向日葵。”
\n
老奶奶拉着林砚的手,讲起1987年的夏天:“那时候苏红和陈默总待在仓库里,我们都笑他们是‘向日葵情侣’。火灾那天,苏红抱着画稿跑出来,胳膊上全是伤,还说‘画没事就好’。后来她走了,我们都以为,这个故事再也没人记得了。”
\n
林砚递给老奶奶一杯水,指了指窗边的向日葵:“您看,向日葵又开了,苏红阿姨的故事,现在有很多人记得,还有人在继续她的热爱。”
\n
老奶奶看着向日葵,笑着点了点头:“好,好,这样就好。艺术啊,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像向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