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林砚的越野车陷在泥里时,暮色正像浸了水的棉絮,一点点沉下来。她推开车门,冷湿的空气立刻裹住了她,带着腐叶和山雾的味道——这是她在地图上标记了三个月的“无人区”,据说藏着一座民国时期的废弃别墅。
\n
作为古籍修复师,林砚对“被遗忘”的东西有种近乎偏执的执念。半个月前,她在一本民国旧期刊里看到过关于这座别墅的记载:主人是位姓沈的外交官,酷爱收集唐代文物,别墅仿大明宫麟德殿形制建造,却在抗战时期突然废弃,连带着满室珍藏一起消失无踪。
\n
“沈公馆……”她掏出褪色的地图,指尖划过被雨水洇开的墨迹。gps信号早在半小时前就彻底消失,四周只有密不透风的竹林,风穿过叶隙时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像是有人在暗处低语。
\n
就在这时,竹林深处忽然透出一点微光。
\n
林砚愣住了。这里海拔千米,荒无人烟,怎么会有光?她攥紧背包里的工兵铲,循着那点朦胧的光晕拨开竹枝。脚下的路渐渐从泥泞变成青石板,苔藓在石缝里疯长,像给路面铺了层暗绿色的绒毯。
\n
光晕越来越亮,一座庞大的建筑轮廓在雾气中显现出来。
\n
飞檐翘角刺破浓雾,雕花的斗拱上爬满了藤蔓,朱红色的梁柱早已斑驳,露出底下暗沉的木色。最奇特的是正门上方的匾额,“麟趾堂”三个鎏金大字虽被风雨侵蚀得只剩轮廓,笔锋间却透着一股盛唐的雄浑气象——这根本不是民国建筑该有的风格。
\n
林砚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研究过唐代建筑形制,这别墅的鸱吻造型、柱网间距,甚至窗棂上的缠枝纹,都与西安碑林博物馆里的《麟德殿复原图》几乎一致。那位沈外交官,到底是在仿建,还是……
\n
她推开虚掩的大门,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惊起了一群栖息在门楣上的蝙蝠。门内弥漫着浓重的灰尘味,混杂着淡淡的、类似檀香的气息。大厅空旷得惊人,地面铺着早已褪色的青花地砖,正中央摆着一座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2页